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普及高等教育的积极力量,也是缓解就业矛盾的关键主体。现阶段高等教育受众的多元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相应多元群体的实际需求,如赋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赋能新时代社会大众就业、赋能公众职业价值观的塑造。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考试招生制度,基于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扩招;因类考招;精准培养;多元评价

  

今年的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绝不是心血来潮的权益之举,而是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的。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人口就业、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承载了区域人力资源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已经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开始面临一些新的课题,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解决社会就业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两方面有着更为紧迫和长远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矛盾,同时也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在解决这些矛盾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蓬勃发展相互交织,所有人都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的时代,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适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很重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真价值

(一)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支撑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一批具有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实践智慧与适应性学习能力的一线从业人员队伍。这支队伍的培养无法通过短期职业培训和普通教育完成,必须要通过体现职业性、实践性的长时段理实一体路径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系统性的知识传授与技能练习,在培育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同时帮助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一线产业员工,获得就业与发展的能力。由于各产业应用的技术越发的复杂,消费模式与生产模式的变革也更加强调从业人员响应市场变迁的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所以专业性、系统性、跨专业的能力培养对于建设未来的高质量从业人员队伍而言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整合了一批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设备,制定了一套完整科学且动态调整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与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具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条件,并且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

(二)高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截止2017年,我国拥有高职院校1388所,占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52.7%。普通专科在校生11049549人,占全体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40.1%。成人专科在校生2851620人,占全体成人本专科在校生的52.4%[i]。可见高职院校满足了我国公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赋予了受教育者在特定领域的就业能力,创造性地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缓解就业矛盾的关键抓手

高等职业教育缓解就业矛盾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吸纳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的方式缓解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二是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三是为社会特殊群体(如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提供中短期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使其能够顺利转岗再就业。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针对不同时期社会上呈现出的主要就业矛盾,调整办学策略,尽可能地以解决主要就业矛盾为主,并兼顾其他两种就业矛盾。现阶段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低技能劳动力下岗潮,以及退伍军人等不同群体“就业难”的问题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应侧重在解决结构性失业和解决特殊群体失业上发力。

二、多元群体对高职教育多元办学的呼唤

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必然要求其满足不同群体和的多元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以其包容性和职业性成为了各类社会群体的选择。受众的多元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适应多元群体的实际需求,在保持其职业性、高等性的基本上,探索出一条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多种功能、彰显多元价值的发展新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两类需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

尽管几十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贡献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对迟滞,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在数量和结构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左右,高技能人才仅占5%左右,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断档现象严重[ii]。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外部原因包括技能人才的待遇不高、职业生涯发展平台欠缺等,但根本性的内部原因则在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仍不够扎实,视角不够宽广,客观上局限了高等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发挥。

高技能人才拥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储备丰富的实践知识,且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拥有个性化特点的“专家知识”。若要在岗位上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要在职业准备教育阶段打好相关领域理论知识的基础、培养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初步形成个体实践的经历和经验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基础,通过高起点的人才培养站位、长学制的人才培养设计与系统性的理实一体化训练,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并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持续不断地支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上的潜力尚未得到完全的释放,一些高职院校在硬件、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不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未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上有所突破,同时在结构上实现多元化变革,在以低一级学校的学生为主要生源以外,还要放眼社会,充分吸纳已经拥有丰富工作经历的在岗职工、下岗工人、各年龄段进城务工人员、乃至老龄人口等各类生源。

(二)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时代社会大众就业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居“六稳”之首,足以显现解决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管2018年全年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处于2.03的较高水平,求人倍率明显大于1,且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求人倍率长期高于1.5。但就业市场的招聘需求较2017年整体需求下降13%,整体就业市场招聘需求收缩已成为客观事实[iii]。在这种情况下,稳就业的重点就在于提升待就业人口的技能水平,让无技能群体能够通过接受基本技能跨过市场就业门槛谋得生存机会,让低技能群体能够通过技能的提升迈入市场迫切需求的高技能岗位,让高技能群体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与实力。

在通过技能赋能就业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一直是中坚力量。而高职教育在提升个体就业能力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又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iv]。这与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规格的需求颇为符合;另一方面,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流动不断加速的现实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赋予个体更广的就业范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个体的就业适应性。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在解决新时代我国结构性失业、特殊群体就业等问题上大有可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进城务工群体职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退伍军人职业技能提升等多元社会群体的就业服务中发挥作用。

三、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培养制度的改革诉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被赋予的使命,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考试招生、培养与考核制度上有所创新,以满足不同群体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这里改革的重点在于摸清楚普高生、中职毕业生、退伍军人、进城务工群体、新型职业农民、未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下岗职工等多群体的教育背景、入学目的、中短期教育目标、社会期待等,从而因类施策,践行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代的育人使命。

(一)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考试招生制度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这类学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且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接受了三年的教育,在基础知识或职业技能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功底。目前针对这类学生的招考主要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对口招生统考成绩等为依据。而社会人员的教育背景则较为复杂:(1)我国农民工数量较为庞大,但文盲程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0%,大专及以上占10.3%[v]。可见该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下岗再就业群体主要集中在40周岁以上女性和50周岁以上男性。这一群体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很难胜任一些随技术发展和理念更新而产生的新岗位;(3)退伍军人主要以男性为主,年龄在25岁左右,退役前的等级主要是士兵和士官。这一群体尽管接受了部队至少两年的锤炼,但在专业技能上与其他群体并无优势,甚至部分退伍军人尚未完成义务教育,教育基础较为薄弱;(4)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主要以地方个体工商户、普通农民、企业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为主,部分人员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但大部分以普通农民、个体户转型来的,以扎根一线从事生产活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则不具有较好的教育基础。可见,除普高生和中职毕业生以外,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背景层次不齐,且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很难按照原有的制度进行招考。正如《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所规定的内容一样,解决这类群体的招生问题必须要通过对招考制度的创造性改革,凸显不同群体的教育背景和实际需求。

(二)按照不同群体的背景确定考试招生方式

由于不同群体的生源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所以在考试招生的方式上应注重多元化的设计,在确保公平公正录取的前提下针对各群体的现实条件设计合理的招考方式,尤其是要考虑对不同群体先前学习结果的认定。可考虑的招考方式包括:(1)笔试。笔试的优势在于能考察一个人在知识、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状态,并能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成本较低、效率高,且较为公平。招生考试部门应优先选择以笔试的方式招录考生,但是在试卷的命题上要注意难度的设计与知识点的覆盖范围等,确保尽可能地覆盖特定群体已有的知识结构,挖掘其学习的潜力。(2)面试。面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且综合地考察一个人的语言表达、精神面貌、知识储备等的状态,且面试获得的信息会比笔试更多,做出的判断也更为精确。但是组织面试的成本较高,建议与笔试相结合。(3)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的对象是考生在某一专项技能上的表现。考核的方式主要是让考生通过技能操作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考核。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对新型职业农民、在职员工或拥有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下岗职工等的考核,学校可以通过技能考核了解考生先前的学习成果,并结合笔试、操作结果等综合考虑是否招录。(4)职业测评。这是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量表或工具,对考生的职业兴趣、性格优势等进行科学测评,测评结果供招生单位参考。由于社会群体的考生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考生先前无任何就业经历,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没有清晰地认识,盲目选择一个专业可能会导致其在学习与就业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职业测评能够为考生和招录单位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参考,但参考意见不能作为学校拒绝考生报考和录取的决定性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种方式不应单独使用,而要根据学校招生情况、生源特点等组合搭配使用,充分发挥每种方法在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上的优势,并鼓励学校自主开发更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学校还可以设置“二阶段考核”,即通过两轮考核(如先通过笔试招录一批,再通过面试筛选一批)的方式遴选合格的考生。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考核的标准与机制,划清招考过程中的“红线”。

(三)基于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普高生和中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某一行业领域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从事一线工作并在一定的岗位路径中逐步晋升,或通过高本衔接、专升本等方式进入本科院校完成本科学历教育。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尽管升学和就业也是其主要的发展路径,但是由于不同群体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不同,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围绕需求特点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体系、学分制度等内容,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之中。(1)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而言,其课程体系应该以培养高级农业种植、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主,课程体系不宜过难,要强调实用性,并适当加大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联系农民的过往从业经历实施“做中学”的教学模式。(2)对于退伍军人而言,由于该群体大多处于青春期,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且在部队经受了一定的纪律教育,可适当注意挖掘该类群体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探索专业选择和生涯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强化纪律要求,甚至可以探索当地部队与学校共管退伍军人学生的相关机制。(3)对于下岗职工,或长期待业的社会群体而言,其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动机是习得就业技能,所以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实践操作为主,帮助其具备独立从事相关行业的基本能力,同时辅之以一定的知识教育和创业教育,培育其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其毕业后自主创办事业做好准备。

(四)依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针对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过程因类设计了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在客观上体现了教育者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期待,所以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实际,尤其是针对社会群体的评价应避免单一的纸笔测验,不能过于重视知识层面的考核,要重在综合评价其独立就业、创业与独立生存的能力。例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毕业考核应重在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的考核,针对下岗职工的毕业考核则应围绕其就业技能与创业能力的形成开展。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通过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方式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新型评价制度。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比赛的并获奖、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等都可以转换为学分记录在案,学生毕业前在课程学习、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证书等领域分别达到基本学分要求即可获得学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与高等职业院校形成衔接,通过“学分+面试”的形式沟通学生的发展通道。而学生获得的学分也可以长期保留,作为其接受在职培训乃至终身教育的重要参照信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手段,是为了辨明不同群体的禀赋特征和实际的职业教育需求。招进来,有针对性设计方案,把他们培养成能就业、就好业的人才是



参考文献:

[[i]]教育部.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7/qg/201808/t20180808_344698.html.

[[ii]]本刊编辑部.高技能人才工作任重道远[J].中国培训,2019(02):1.

[[iii]]李晓,姚晓丹,成亚倩,蒋新军,王斯敏,实习生王美莹. 2019年,就业形势怎么看[N]. 光明日报,2019-04-17(007).

[[iv]]段致平,王升,贾树生.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18-21.

[[v]]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中吴大道1801号电话:

Copyright © 江苏理工学院 制作维护